1 、首先問診:詢問出生情況、喂養方式及食用量等。 2 、測量:體重、身高、坐高、頭圍、胸圍 3 、體格檢查:全身檢查,包括頭、皮膚、心、肺、腹部以及動作、反應。 4 、評價生長發育:綜合小兒營養、體重、身長、頭圍以及動作發育、語言情緒等,智能發育與其年齡發育情況是否正常,作出評語。 5 、育兒指導:把科學育兒及預防疾病知識告訴家長,針對性地在合理喂養、護理、體格鍛煉、預防接種、疾病預防、早期教育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指導,協助其改進育兒方法。 6 、必要時進行血液等方面檢查。 7 、缺點矯治:檢查中如發現缺點,指導矯治,并定期復查,觀察效果。 兒童保健各年齡期有什么不同? 1、胎兒及圍產期:圍產期指胎兒28周到生后1周。 胎兒保健重點是孕母保健,保證充足的營養,合理安排生活、工作,積極防治疾病,用藥慎重,心情愉快。圍產期保健重點在預防先天性遺傳病;預防異常產、早產、低出生體重兒、胎兒生長發育遲滯以及預防新生兒窒息和感染等。 2、新生兒保健:出生到生后28天,重點是新生兒護理、喂養、疾病防治。 3、對0—3歲嬰幼兒保健:主要是提倡母乳喂養,合理添加輔食。合理安排小兒生活和營養、良好生活習慣。定期作保健檢查,進行生長發育系統監測,以便及時發現問題,加以處理完成基礎計劃免疫 4、學齡前期兒保(3—7歲):繼續監測生長發育,隨時進行缺點矯治;重視早期教育 注意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和講衛生 講禮貌 愛集體 愛勞動的道德品質 加強體格鍛煉 注意安全 預防意外 5、學齡期及青春期保健:保證營養,加強體格鍛煉;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。加強品德教育,培養良好的性情、脾氣。對中學生進行正面的青春期生活衛生和心理衛生教育。 |